马来西亚消费者购物的习惯分析
本文目录
马来西亚人的生活习惯
一、生活习惯
马来西亚穆斯林较虔诚,每天祈祷五次,到麦加朝圣过的人倍受尊敬。回历九月是斋月,马来人通常情况下均昼禁夜食,只有年老体弱多病、孕妇或外出旅行者可例外。
二、喜好
马来人普遍喜好辣食。
三、忌讳
马来人忌食猪肉;马来男士不主动与女士握手,除非女士主动握手;左手被马来人认为是肮脏的,因此在接、递物品时应用右手。
马来人忌用食指指人或指路,不翘二郎腿,不得用手抚摸小孩的头;马来人禁酒,也忌讳在物品上印有动物或人像的图案。清真寺是穆斯林举行宗教仪式的地方,对外开放时,女士需穿长袍及戴头巾,否则将被拒之门外。
扩展资料
马来西亚人的服饰习惯:
马来男女服饰五彩缤纷。马来人有其传统的服饰,称礼服。正式场合和隆重节日均着礼服。较流行的服饰是“巴迪”(蜡染)。男子穿的巴迪衣被誉为马来西亚国服,“巴迪”有长袖、短袖之分,出席晚宴者穿着长袖“巴迪”。
传统的马来妇女服饰分上衣和纱笼(筒裙),衣宽如袍,袖长,衣身长过臂部,纱笼十分宽大,通常长达足踝。马来妇女穿着传统服装时,头上披着一条薄薄艳丽的纱巾,纱巾垂挂至肩膀或胸前。
参考资料来源:中国领事服务网-马来西亚实用信息
马来西亚人的重要生活习惯
马来人无论男女头上都戴着各种各样的头饰。在去村里或城里清真寺的路上,经常可见戴圆锥型天鹅绒帽子的男性,这表明他是回教徒。而到麦加朝过圣,获得“哈吉”称号的人都戴一种叫做可达雅的白色帽子。马来语“通可罗”即是指妇女用的头巾,也是表演传统文艺或体育活动时不可缺少的头饰,其式样可根据本人喜好而千变万化。马来西亚国王的通可罗幅在马来式头饰中是最有名的,它是国王身份的标志,他人不得随意模仿。国王的头巾甚至还被起了个名字叫做“永远的回忆”,据说这原来是森美兰州苏丹用过的。苏丹及其继承人、大臣、阁僚的头巾一般使用代表高贵的黄色和白色,头巾包裹也有特定的方式,一般人不得模仿(舞台上除外)。
马来西亚人见面时互相摩擦一下对方手心,然后双掌合十,摸一下心窝互致问候。任何人都不可触摸马来人的头和背部。马来人认为左手是不清洁的,用膳时右手五指并拢抓饭,用拇指将饭填入口中,对女士不能先伸出手要求握手,不可随便用手指指人。
蜡染花布做的长袖上衣是马来西亚的“国服”。男子一般上身穿无领长袖衬衫,下着"沙笼",公共场合男子不能露胳膊和腿。女子习惯穿长袖连衣裙。
伊斯兰教在马来西亚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马来西亚虽为东南亚国家,但却是一个地地道道的伊斯兰国家。伊斯兰教的教规教义在马来西亚具有法律效力,并为人民所严格遵守。在日常生活里,该教的作用几乎无所不在。例如,尽管深受西方文化的影响,并且一年四季气候炎热,马来西亚人平时却非常讲究着装严谨,衣冠端正。在公共场合,过分裸露肢体绝对是不允许的。
在马来西亚,人们还有男女授受不亲的讲究。在社交场合,不准许男女进行身体接触。即使夫妻或情侣在大庭广众之前勾肩搭背,挽臂而行,或是拥抱亲吻,也在禁止之列。跟马来人接触时,不要触摸被其视为神圣不可侵犯的头部与肩部;不要在其面前翘腿、露出脚底,或用脚去挪动物品,因为他们认为在人体上脚的地位最为低下;不要用一手握拳,去打另一只半握的手,这一动作在马来西亚人来看是十分下流的;与马来西亚人交谈时,不要将双手贴在臀部上,不然有勃然大怒之疑;不要当众打哈欠,万不得已要打哈欠时,务必要以手遮挡住口部,否则便是失敬于人的。
马来西亚的用餐习惯
大部分马来西亚华人在家庭中的饮食以中式菜肴为主。马来西亚的中餐与中国的南方粤菜风格较为接近,尤其是广东、香港、福建、台湾等地的菜肴。在马来西亚,中餐通常不区分冷热菜,大多数菜肴都是热的。由于马来西亚是一个多元文化的国家,华人的饮食习惯受到了其他种族的影响,因此并不像中国那样讲究。
此外,马来西亚的华人饮食也包括了西餐、马来餐、印度餐等多种风格。肉骨茶是由马来西亚巴生地区的华人首创的,但后来新加坡将其作为新加坡的传统美食进行推广。
马来西亚的华人普遍能够接受辣味,因为东南亚的饮食普遍偏辣,但新加坡是个例外。新加坡的咖喱面(Kari Laksa)相对于马来西亚的饮食来说,口味更甜。
马来西亚风俗习惯知多少
马来西亚的风俗习惯:
1、称呼
马来人没有固定的姓,所以在称呼他们时并不以他们的姓作为称呼。马来人的名字可分两个部分,第一个部分是他们的名字,中间隔着“bin”或“binti”,有时会省略。第二个部分是他们父亲的名字。男士:中间就用“bin”,而女士则用“binti”。
在非正式的场合,对小辈较为亲昵的称呼为Adik或dik,意为弟弟或妹妹,名字则可省略。对年级较大的男士可称为Pakcik,意为伯父,女士为Makcik,意为伯母。
在日常场合,用Encik加名称呼男性,意为某某先生,用Cik加名称呼女性,意为某某女士。
在较为正式的场合,用Tuan加名,来尊称男士,用Puan加名,来尊称女士。此外,对有人封号的人可直接尊称其封号或封号加姓名。如Datuk、Tan Sri等。
2、见面礼
传统的马来人见面礼十分独特。他们在见面时会用双手握住对方的双手互相摩擦,然后将右手往心窝点一点。对不相熟的女士则不可随便伸手要求握手,男子应该向女子点头或稍行鞠躬礼,并且主动致以口头问候。但现在西式的握手问好在马来西亚是最普遍的见面礼,不论用在马来人、华人或印度人都可通用无阻。
3、进餐
马来人忌食猪肉、饮酒。在马来餐厅用餐时若看到餐桌上有一个大大的水壶时,别误以为是装着饮用水的茶壶,其实里面的水是用来洗手用的。一般马来人都是用右手抓饭来吃,所以用餐前及用餐后洗手是马来人餐桌上的礼节。
4、拜访
在马来西亚,除非主人允许,否则不管是到访马来人、华人或印度人的家,都需在入门前先脱鞋子。到马来人家做客,如果主人安排坐在地板上的垫子上,男性应盘腿而坐,女性则应把腿偏向左边而坐。
5、其他禁忌或礼节
不可用食指指人,若要指示方向,只能用拇指。与马来人打招呼、握手、馈献礼品或接物时不可用左手。若用左手接物或打招呼,是对他们不敬的举止。马来人忌讳别人触摸其头部,除了教师或宗教仪式外,任何人都不可随意触摸别人的头部。不要把脚底展露在他人面前,用脚底对着人是对别人的侮辱。

热门问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