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版解读:锂电池航空运输要求和标准规范
近日,国际航空运输协会(IATA)发布了2025 年版危险品法规,即《危险品规则》(DGR)第66版(2025),对锂电池的航空运输规定进行了重要更新。该规则将从2025年1月1日起生效,本次主要更新内容如下:
1.新增 UN 编号
新版《危险品规则》中,国际航空运输协会针对不同类型的钠离子电池引入新的联合国编号(UN编号),包括:UN3551(钠离了电池);UN 3552(钠离子电池安装在设备中);UN 3552(钠离子电池与设备包装在一起);UN 3556(车辆,锂离子电池供电);UN 3557(车辆,锂金属电池供电);UN 3558(车辆,钠离子电池供电)。
2.包装要求
新版《危险品规则》特别针对含有有机电解质的钠离子电池,增加了三个新的包装条款PI976、PI977和PI978。这些新的包装条款分别对应不同的 UN编号,旨在为锂电池的安全运输提供更加详细的指导。
3.新增测试要求
对于锂离子电池和锂金属电池的包装,《新版危险品规则》在PI966-II、PI967-I/II、PI969-II、PI970-I/II等条款中新增了3米堆码要求,以确保包装的强度和安全性。
4.电量限制
(1)至2025年12月31日,电芯或电池的电量建议不超过30%。
(2)从2026年1月1日起,电芯或电池的电量不得超过 30%(对于2.7Wh 以上的电芯或电池)。
(3)2.7Wh或以下的电芯或电池的电量也建议不超过30%。
(4)设备指示容量建议不超过 25%。
5.目录变更
“锂电池标签”更名为“电池标签”;“第九类危险品标签锂电池”更名为“第九类危险品标签锂离子和钠离子电池”
6.其他相关更新
(1)锂电池驱动的车辆运输编号变更:
在2025年3月31日之前,锂电池驱动的车辆还可以按照UN3171运输。自2025年3月31日之后,锂电池驱动的车辆需按照新的UN编号(如UN3556或UN3557)运输。
(2)增加了关于运输过程中正在使用或打算使用的数据记录仪和货物跟踪设备相关规定。
内置电池的有源器件如不符合特定条件,可根据含锂电池设备的相关规定继续运输。
(3)更新了电池驱动的助行器的规定,并明确锂离子电池仍然安装在助行器中的情况下对电池没有瓦时值限制。
锂电池由于其高能量密度、长循环寿命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如电动汽车、移动电源等。与此同时,由于锂电池的特殊性,其在运输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安全问题。因此,有效的航空运输规则是确保锂电池安全使用的关键。国际航空运输协会发布的第66版《危险品规则》对锂电池航空运输规则进行了全面而细致的更新。
我国是锂电池出口大国,2023年锂电池出口量占到了全球总产量的81%。新规则的实施将对我国锂电池制造商、运输公司以及相关物流企业产生深远影响。在此提醒相关企业要密切关注以上更新内容,对比各项新标准及具体生效时间,及时调整生产、运输及物流流程,做好生产、设计、包装、标识及测试等工作,以符合新规的严格要求。
